
榜样如炬,照亮初心
岁月峥嵘,沉淀智慧
在天岳街道有这样一群人
他们以一颗“红心”对党忠诚
他们以一颗“匠心”扎实做事
他们以一颗“真心”为民服务
他们将“群众事”,当作“心上事”
让“共产党员”这四个大字
走进群众的心里,扎根在平凡之中
在建党104周年之际,天岳街道特推出【闪耀天岳·七一特辑】,寻访那些扎根于村居巷陌、奋战在急难险处的党员榜样。
今天聚焦潘洪村、葛藤坪村、高义岭社区三位优秀党员——刘要万、洪平安、高月明。他们的故事,如一粒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,讲述着奉献的厚度,丈量着初心的长度,凝聚成推动天岳街道破浪前行的坚实力量。走近他们,感受那份源于泥土、归于大爱的赤诚与担当!
初心如磐践使命:刘要万的党员本色
在潘洪村,提起刘要万,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。作为曾任村支部书记 12 年的老党员,他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诠释对党忠诚,用求真务实的作风、廉洁奉公的品格,扎根基层为民服务。任职期间,他凡事亲力亲为,带领村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以实干担当赢得了上级领导与群众的广泛认可。
退休后的刘要万,依然是潘洪村发展的“热心人”。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,他主动请缨,在高速路口连续值守21天。寒风凛冽的深夜,他裹紧大衣,手持测温枪,认真核查每一辆过往车辆;阴雨绵绵的清晨,他顾不上裤脚沾满泥水,仔细登记人员信息。记得有一次,一位长途司机因行程码带星,情绪焦躁不愿配合检查。刘要万顶着刺骨的寒风,耐心倾听司机诉说难处,递上热水并详细解释政策,最终既安抚了司机情绪,又依规完成了信息登记与管控,化解了矛盾。
平日里,他的身影同样活跃。13次环境卫生整治,他带头清理卫生死角;每月的党日活动,他认真学习积极分享;“三长制” 联户走访,他逐户倾听群众诉求;早晚稻抛秧、森林防火、防溺水巡查等工作,他更是从未缺席。刘要万以始终如一的坚守,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,成为基层党员的鲜活榜样。
洪水中的 “摆渡人” 与防疫一线的 “坚守者”
在天岳街道葛藤坪村,提起洪平安,村民们总会想起他在洪水里冲锋的身影与防疫卡点上执着的坚守。作为村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组长,这位 1971 年出生的党员,用行动诠释着 “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共产党员” 的担当。
去年 6 月底,汛期洪水突袭葛藤坪村杨源洲,老船农庄和诚湘驾校的员工被洪水围困。洪平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与应急办工作人员、村干部及志愿者组成救援队。当时洪水已没过膝盖,冲锋舟在湍流中颠簸,他跳上船头引导方向,用铲车开辟临时通道,挨家挨户喊话:“别慌,跟我走!” 有位老人因舍不得家畜不愿撤离,他蹚着齐腰深的水反复劝说,最终背着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。从傍晚到次日清晨,他通宵值守在堤坝上,直到洪水退去才发现双脚已被泡得发白。
疫情防控期间,他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,在高速收费站出口连续值守 20 余天,顶着烈日查验车辆双码,为司机讲解防疫政策。平日里,他是杨源安置区的 “政策宣传员”,用方言解读医保收缴、反诈知识;是山林间的 “防火巡查员”,每周步行 5 公里巡护;更是暑期 “防溺水卫士”,每天傍晚在河道边劝阻游泳的孩子。群众说他 “一天到晚不闲着”,他却摆摆手:“党员就该为群众站好每一班岗。”
银发映初心:高月明的社区奉献之路
在社区工作的 30 年里,高月明始终践行奉献、友爱、互助的精神,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高度一致。她不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,自觉抵制不正之风,凭借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,团结同志,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,成为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。
退休后的高月明,本可安享清闲,却依然心系社区,化身红色志愿者,继续发光发热。去年 “七一二” 特大洪灾发生后,她第一时间站了出来,挨家挨户敲开 378 户居民的家门,耐心动员大家为受灾群众捐款。面对居民的疑虑,她真诚地说: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咱们出份力,受灾的人就能早一点渡过难关。” 在她的带动下,小区共筹得善款 4 万多元。从早到晚,她穿梭在楼栋间,记录捐款明细,协调物资,累得声音嘶哑也未曾停歇。
平日里,高月明同样活跃。她常组织生活常识讲座,围绕 “防溺水”“关爱未成年人”“禁毒” 等主题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宣讲知识,助力小区实现涉毒等刑事案件零发生;她还定期深入困难家庭慰问,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;同时积极引导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,让社区邻里关系更加融洽。高月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与担当,成为社区里一面温暖的旗帜。
初心如磐,向光而行。致敬平凡微光,汇聚磅礴力量!让我们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养分,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建设美丽幸福天岳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,步履铿锵!
【闪耀天岳·七一特辑】精彩待续,下一辑,我们将继续讲述天岳街道更多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,敬请期待!
责编:周京平
来源:平江县天岳街道办事处
下载APP
分享到